2024-11-21 09:20:42
实词
古今异义
文言文中有许多词语的意思和现代意义不同。例如,“妻子” 在古代是 “妻子和儿女” 的意思,如 “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”(《桃花源记》);而在现代仅指 “男子的配偶”。“交通” 在古代是 “交错相通” 的意思,如 “阡陌交通,鸡犬相闻”(《桃花源记》),现在主要指 “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”。
一词多义
一个词在文言文中往往有多种意思。以 “绝” 为例,“沿溯阻绝”(《三峡》)中的 “绝” 是 “断” 的意思;“绝巘多生怪柏”(《三峡》)中的 “绝” 是 “极” 的意思;“哀转久绝”(《三峡》)中的 “绝” 是 “停止,消失” 的意思。又如 “见”,“见渔人,乃大惊”(《桃花源记》)中的 “见” 是 “看见”;“曹刿请见”(《曹刿论战》)中的 “见” 是 “拜见”;“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”(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)中的 “见” 是 “出现”,通 “现”。
词类活用
名词作动词:如 “一狼洞其中”(《狼》),“洞” 本是名词 “洞穴”,在这里作动词 “打洞”。
名词作状语:“其一犬坐于前”(《狼》),“犬” 是名词作状语,意思是 “像狗一样”。
形容词作动词:“亲贤臣,远小人”(《出师表》),“亲” 和 “远” 分别是形容词作动词,意思是 “亲近” 和 “疏远”。
使动用法:“忿恚尉,令辱之”(《陈涉世家》),“忿恚” 是使动用法,意思是 “使…… 恼怒”。
意动用法:“渔人甚异之”(《桃花源记》),“异” 是意动用法,意思是 “对…… 感到诧异”。
虚词
之
作代词:可以代人、代事、代物。如 “渔人甚异之”(《桃花源记》),“之” 代指 “桃花源的景象”。
作助词:“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”(《爱莲说》),“之” 用于主谓之间,取消句子独立性;“小大之狱”(《曹刿论战》),“之” 可译为 “的”;“公将鼓之”(《曹刿论战》),“之” 起调节音节的作用,无实义。
作动词:“吾欲之南海”(《为学》),“之” 是 “到…… 去” 的意思。
其
作代词:可以代人、代物、代事。如 “屠自后断其股”(《狼》),“其” 代指 “狼”。
作语气词:表反问、揣测、期望等语气。如 “其真无马邪?其真不知马也!”(《马说》),前一个 “其” 表反问,可译为 “难道”;后一个 “其” 表揣测,可译为 “大概”。
以
作介词:“以衾拥覆”(《送东阳马生序》),“以” 是 “用” 的意思;“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”(《岳阳楼记》),“以” 是 “因为” 的意思。
作连词:“卷石底以出”(《小石潭记》),“以” 相当于 “而”,表修饰;“属予作文以记之”(《岳阳楼记》),“以” 是 “来” 的意思,表目的。
文言句式
判断句
用 “…… 者,…… 也” 表示判断。如 “陈胜者,阳城人也”(《陈涉世家》)。
用 “……,…… 也” 表示判断。如 “夫战,勇气也”(《曹刿论战》)。
用 “为”“乃”“则” 等表示判断。如 “此为何若人?”(《公输》),“当立者乃公子扶苏”(《陈涉世家》),“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”(《岳阳楼记》)。
省略句
省略主语:“(渔人)便舍船,从口入”(《桃花源记》)。
省略谓语:“一鼓作气,再(鼓)而衰,三(鼓)而竭”(《曹刿论战》)。
省略宾语:“投(之)以骨”(《狼》)。
省略介词:“林尽(于)水源”(《桃花源记》)。
倒装句
宾语前置:“何陋之有?”(《陋室铭》),正常语序是 “有何陋?”;“菊之爱,陶后鲜有闻”(《爱莲说》),正常语序是 “爱菊,陶后鲜有闻”。
状语后置:“战于长勺”(《曹刿论战》),正常语序是 “于长勺战”;“受任于败军之际,奉命于危难之间”(《出师表》),正常语序是 “于败军之际受任,于危难之间奉命”。
定语后置:“马之千里者”(《马说》),正常语序是 “千里马”。
文言文翻译技巧
留:保留人名、地名、官名、年号、国号等专有名词。如 “庆历四年春,滕子京谪守巴陵郡”(《岳阳楼记》),“庆历”“滕子京”“巴陵郡” 都直接保留。
换:把古义词换成现代义词。如 “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”(《记承天寺夜游》),“但” 要换成 “只是”。
补:补充省略的成分。如 “一鼓作气,再(鼓)而衰,三(鼓)而竭”(《曹刿论战》),翻译时要把省略的 “鼓” 补上。
删:删去无实义的词。如 “夫战,勇气也”(《曹刿论战》),“夫” 是发语词,无实义,翻译时可删去。
调:调整倒装句的语序。如 “何陋之有?”(《陋室铭》),翻译时要调整为 “有什么简陋的呢?”